健康报讯(记者 吴少杰)3月28日,国家医保局开展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解读活动。记者从现场获悉,我国已发布中医(灸法、拔罐、推拿)类、中医外治类、中医针法类、中医骨伤类、中医特殊疗法类等五大类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通过整合全国中医诊疗项目、统一收费标准、划定违规行为“红线”,助推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价格管理技术专班负责人唐菲介绍,立项指南将过去按部位、按手法、按器具拆分的232项现行中医类项目,以服务产出为原则,分类整合为61个主项目、27个加收项、11个扩展项,基本覆盖中医涉及的所有诊疗服务。立项指南对手法要求较高的针法、骨伤等技术,探索按医生级别差异定价,使医疗服务收费更加直观地反映医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可在主项目基础上加收一定比例费用。立项指南鼓励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技术理念相结合,例如越来越多仪器设备通过产生电热、冷、磁、振动、光等物理效果,替代传统针具治疗疾病,立项指南为此设立“仪器针法”价格项目,解决此类创新成果收费问题,有利于加快成果转化。
据介绍,过去,各地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数量差异较大,多的有600多项,少的有100多项。立项指南对服务产出相同的项目“合并同类项”。以中医针法为例,各地按部位、材质或流派拆分为鼻针、眼针、金针、磁针等66项,计价单位有的按“穴位”,有的按“次”,导致收费混乱。立项指南将中医针法整合为常规针法、特殊针具针法、特殊手法针法、特殊穴位针法4项,颗粒度更大,兼容性更强。对各地开展的特色项目,如列入地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针法技术,可纳入“特殊手法针法”项目,无须重新申报新增项目。在计价单位调整方面,将针法收费从按“穴位”改为按“次”,突出技术劳务价值。
针对收费乱象,立项指南明确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串换项目、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提出不得同时收取穴位贴敷与普通贴敷费用,不得将灸法拆分为艾条灸、艾柱灸等分别计费,实际开展贴敷疗法不得套用中药封包项目收费,小针刀治疗需按部位而非进刀点收费。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9闽ICP备1902626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38号
地址:平博体育网址邮编:350003总访问量:
主办:平博体育网址承办:平博体育网址宣传处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